元宵节,是我国农历正月十五日的传统佳节,又称上元节、上元夜、元宵节、元夕等。不过,在不同的地方,这个节日还有着各种别称,下面就让小编来为大家盘点一下,哪些别称正宗,哪些已经被淘汰了吧!
1. 上元节:最原始的称呼,与“上天神奇下至亲,一汲清波再送君”的祭神活动有着紧密关系,现在中国东北、西北、西南、江南等地仍在使用。
2. 上元夜:更加注重晚上的灯彩表演,特别是北方地区,对于放烟花、放孔明灯等更加讲究,以增加气氛。现在河南、山东、陕西等地仍沿用。
3. 正月望:在旧时称呼中,常用“望”的是月份,表示月亮又圆又大,但现在很多地方的使用已经不多见,而“望日明灯”的说法还被保留了下来。
4. 赏花节:古人认为元宵节是禁火的神明(灶君)离开凡间检查人间火候的日子,所以就会去观赏烟花灯火。已经不多使用。
5. 妇女节:因为传说元宵节起源于唐朝女诗人李清照的《如梦令》词句“今年元夜时,月与灯依旧”,所以在部分地区也叫做妇女节。但是现在已经不常使用,甚至在一些地区已被认为有歧视女性的嫌疑。
6. 花灯节: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之一,是元宵节最重要、最具有代表性的庆祝活动之一。不过,这个名称在现在的地方所占比例已经较小。
虽然各个地方都有着不同的称呼,但都围绕着这个缤纷多彩的节日,来表达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美好期许。无论是哪个地方,哪个称呼,只要人们依旧追忆元宵节的美好,就可以算做得上是正宗别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