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建省的建筑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,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。其中,福州、泉州、漳州等地的“厝”则是福建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。
厝兴于宋代,发展于明清时期。厝是福建传统建筑的一种,是一种建造在客家村落里的大型住宅,厝也是“居”字的谐音,意味着美好居住环境的重要性。它从建筑的结构、形式、功能等方面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民族特色。
厝的主体建筑分为正厅和次厅,前后相对。作为厝的核心建筑,正厅一般是三开间,居中挑高,作为客厅和招待宾客的场所。次厅是靠后的小房间,设在正厅两侧,起居、吃饭等生活都在此进行。厝的建筑形式丰富多样,但都有一个共同点,就是面对着水,有向阳拦风之势,对生活起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。
厝具有浓烈的民族特色,不仅体现了闽南人的勤劳智慧,更具有极高的价值和文化意义。自2019年起,厝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值得一提的是,艾琳·东尼根(Irene E. Eastman)是美国第一位硕士学位授予的女建筑师,她曾用镜头记录了福建厝建筑的价值。所以说,作为福建省特色建筑的代表,厝已经成为了福建民族文化的象征之一。